信心的恩賜

Chinese – English – Spanish

網站讀者問我們:

關於你的文章:虛假和誤導的福音 — “接受”耶穌基督

在那篇文章中,你提到這節經文:

你們得救是靠著恩典,藉著信心。這不是出於自己,而是神所賜的; 這也不是出於行為,免得有人自誇 (以弗所書 2:8-9)。

*所賜的*這個詞在這段經文中。

當有人向某人提供禮物時,某人可以選擇接受或拒絕那份禮物。

當上帝賜給我祂兒子 — 耶穌基督,永生神的兒子 — 的終極恩賜時,在骷髏地的十字架上為我的罪付出最大的犧牲,我*接受了*並以全心全意全力全性全身地接收耶穌。

保羅的回答:

嗨麗莎,

讓我們看一下我們文章中引用的原整經文,其中包含你在解釋和應用你引用的經文中所缺少的背景。

“然而上帝有豐富的憐憫,祂深愛我們,儘管我們死在過犯之中,祂仍然使我們和基督一同活了過來。你們得救是因為上帝的恩典。在基督耶穌裡,上帝使我們與基督一同復活,一同坐在天上,好藉著祂在基督耶穌裡向我們所施的恩慈,向後世顯明祂無可比擬的豐富恩典。你們得救是靠恩典,憑信心。這不是出於你們自己,而是上帝的恩賜 [你沒有接受祂; 祂賜給你相信祂的信心的恩賜]” (以弗所書 2:4-8)。

經文說的是那些已經活了過來並且已經與基督一同坐在天上的人。這些信徒已被得救了通過信心恩典,上帝的恩賜。是上帝做的 — 完全歸於的功勞和榮耀,沒有任何功勞歸於人。

這意味著被拯救的人沒有“接受”基督。人類所謂接受上帝的教義是通過你對福音的不合聖經的詮釋。你假設那些沒有得到信仰恩賜的未得救的人,在聽到祂之後,可以憑自己的決斷能力和毅力接受基督。

但是,正因為基督為所有人而死,並命令將福音傳給每一個人,並不意味著任何一個人都能“接受”祂。除非上帝賜予信心,而信心是從所聽的道來的,否則那些被動“接受”基督的人,無論他們多麼真誠或堅定的,都不會發生任何什麼。只有賜予信心恩賜的人才真正相信祂並得救。

經文對這一點是很清楚。現在,並非所有人都獲得了信心的榮譽:

“最後,弟兄們,請為我們禱告,好叫主的道也像在你們那裡一樣快快傳開,得著榮耀,也使我們能夠脫離那些不講理的惡人,因為不是人人都有信心” (帖撒羅尼迦後書 3:1-2)。

“如果不是差我來的父吸引人,就沒有人能到我這裡來;到我這裡來的,在末日我要使他復活” (約翰福音 6:44)。

“不是你們揀選了我,而是我揀選了你們…”(約翰福音 15:16) 。

“祂說:「神國的奧祕只叫你們知道,至於別人,就用比喻,叫他們『看也看不見,聽也聽不明』” (路加福音 8:10)。

“你們是出於你們的父魔鬼,喜歡按著你們的父的私慾行事。他從起初就是殺人的兇手,不守真理,因為他心裡沒有真理。他說謊是出於本性,因為他本來就是說謊者,也是說謊的人的父…出於神的,就聽神的話;你們不聽,因為你們不是出於神的” (約翰福音 8:44-47)。

那麼罪人如何選擇接受基督,無論他們是否都是所謂的上帝信徒,就像耶穌在約翰福音第八章中所說的那樣? 顯然地,人們沒有能力接受真正的彌賽亞。然而,他們可以接受在名義上的基督教中傳講的虛假基督。那個基督是屬肉體人的想像力產生出來的,是歪曲對經文記載的結果。這就是我們在你引用的文章和在最後提供的鏈接中證明的內容。

虛假基督是按照他的創造者,人自己的形象製造的,而真正的基督是上帝,藉著祂的形象造人,就是憑著信心接待祂的人。虛假基督依賴於人類選擇和模仿他的能力,已經死在水中。只有復活的基督,祂使我們雙方都有意願,並為祂的美意而行,才能帶給我們永生和救贖。

我們那些受了祂的恩典和信心恩賜的人永遠不會說我們接受了基督。我們無法選擇是否接受了上帝的呼召 — 這是由祂決定何時以及如何發生以及我們將要做什麼,就像大數人掃羅一樣。掃羅沒有接受基督,但他確實相信並在祂面對的那一刻,立即用信心的恩賜稱祂為“主”。

讓我這樣說吧 — 你做出了選擇接受上帝在出生時賜給你的生命恩賜嗎? 你對自己出生的那個人有什麼選擇? 所以從上天新生的也是一樣。上帝對人的屬靈生命負責,正如祂對人肉體的出生一樣。

“主說:「我既使她臨產,豈不使她生產呢?」你的神說:「我既使她生產,豈能使她閉胎不生呢?」” (以賽亞書 66:9)

“凡接待祂的,就是信祂名的人,祂就賜他們權柄做神的兒女。這等人不是從血氣生的,不是從情慾生的,也不是從人意生的,乃是從神生的” (約翰福音 1:12-13)。

因此麗莎,你需要知道答案的問題是:你是出生於上帝,還是出生於肉體和人的意志?

你是否聽到並接待上帝的兒子,祂通過我們說話的?

如果你讀過維克多·哈維克的見證,那麼維克多看起來是“接受”基督,因為他這樣做,但不是出於他自己的意誌或能力或根據人的條件,而是從上天賜給他接受耶穌為主。這是信心恩賜的工作,認出並承認了祂,並通過隨後的成果證明了這一點。也許這個例子和解釋將幫你更好地理解。

保羅 科恩